世界地球日專題 | 居家水耕種菜,真的能減碳嗎?(一)

目錄

我們總以為地球很大,能容下我們所有的選擇——

多搭一趟車、多丟一個包裝、多開一盞燈,應該沒差吧?

但氣候正在提醒我們:沒有哪個選擇是「沒差」的。

在這個世界地球日,與其仰望未知的解方,

不如低頭看看,我們今天吃的、用的、種的,是不是也能成為改變的開始?

因為地球的未來,從來不是一群人做得完美,

而是一群人,每天願意多做一點點。

居家水耕的碳足跡分析

── 你種的,不只是菜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

你可能會問:「我在家裡種幾顆萵苣,也要算碳排放?有沒有那麼嚴重?」

這就像你以為每天只喝一杯手搖飲沒什麼,但把塑膠吸管一年堆起來,就能插進臭氧層。

所以,我們不只是要知道「這樣做會不會浪費電」,而是要從整體來看:

居家水耕,真的比較環保嗎?

我們怎麼算的?先說明條件

讓我們來設定一個標準情境,以下數據都以這個條件為基礎:

    • 每週種植 10 株萵苣,每株重約 300g(合計 3 公斤)
    • 水耕設備使用 10 年,共種出 5,200
    • 使用的電器為:
    • 植物燈:140W,照明 12 小時/天
    • 水泵:25W24 小時運作
    • 電價每度約 3 元;台電排碳係數為 0.502 kg CO₂/kWh
    • 維護費平均每年 500
    • 每株總成本約 20.35 元(含電、苗、營養液與維護)
    • 植物營養液碳排係數為 0.0026 kg CO₂/g

每株的碳排從哪裡來?

1. 用電(植物燈+水泵)

植物燈與水泵持續運作,是水耕的基礎。

    • 植物燈:140W × 12 小時 × 7 = 11.76 kWh/週
    • 水泵:25W × 24 小時 × 7 = 4.2 kWh/週
    • 總耗電量:15.96 kWh/週
    • 每週產量:10 每株平均耗電量 = 1.596 kWh
    • 換算碳排:1.596 × 0.502 = 0.801 kg CO₂

2. 設備製造分攤

設備製造過程也會排碳,攤到每株的方式是:

    • 設備碳足跡預估總量:437 kg CO₂
    • 平均種植總數:5,200
    • 每株分攤:437 ÷ 5,200 = 0.084 kg CO₂

3. 營養液使用

營養液約每週使用 26.67g

    • 每週 26.67g ÷ 10 = 每株 2.667g
    • 每株營養液碳排:2.667 × 0.0026 = 0.0069 kg CO₂

4. 間接經濟碳排(你花的錢也會排碳)

依據碳會計原則,每支出 1 元,平均產生約 0.0125 kg CO₂(間接消費碳排)

    • 每株成本:約 20.35
    • 20.35 × 0.0125 = 0.2544 kg CO₂

總結:你種的一株萵苣,地球付出多少?

項目
每株碳排(kg CO₂)
計算備注
用電
0.801
燈+水泵,每週15.96度電/10株
設備製造
0.084
437 ÷ 5,200
營養液
0.0069
2.667g × 0.0026
間接支出
0.2544
20.35 × 0.0125
合計
1.146 kg CO
每株平均碳排量

所以這代表什麼?

每當你在陽台種下一株生菜,地球就背起約 1.1 公斤的二氧化碳負擔。

看起來不少,但下一篇我們就會看到:

你買的那包超市生菜,可能是這數字的三倍。

×